小儿泄泻是婴儿的常见病,常常是饮食不节或不洁,脾常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小儿泄泻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特别是夏天比较常见。许多父母在面对小儿泄泻的时候会有点不知所措,其实中医推拿对泄泻有很大的缓解作用,那么中医小儿止泻推拿的手法都有哪些呢?
小儿脾胃薄弱,生机蓬勃,阴生阳长均须脾胃化生更多的精微充盛机体,因而脾胃的负担也相对较重,所以无论感受外邪、内伤乳食或脾肾虚寒均可引起脾胃失调,而成泄泻。
1.感受外邪
凡暑热、湿困、寒凉等均能引起脾胃功能失司,造成泄泻。
2.内伤乳食
因饮食不节或不洁,使脾胃运化失职,不能腐熟水谷,而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谷不分并走大肠而成泄泻。
3.脾胃虚弱
因小儿脾常不足,容易损伤脾胃,致使脾胃失职,清浊不分,形成泄泻。
4.脾肾阳虚
脾虚及肾时,而致有肾阳虚冷,命门六衰,无以温煦脾土,运化失常。
西医认为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完善,神经调节差,胃酸与消化酶分泌较少,酶的活力低等是本病的内因,外因则可由饮食失调或感受寒冷造成或由肠道内感受致病性大肠杆菌肠道病毒造成,甚者可造成水和电解质系紊乱,引起脱水和酸中毒等危症。
如果孩子拉肚子了,不管是以上哪种原因,您都可以尝试进行下列推拿手法帮助孩子止泻:
龟尾
【位置】尾椎骨端。
【操作】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3分钟。
【作用】双向调理大肠和督脉,治疗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七节骨
【位置】第四腰椎至尾椎末节。
【操作】将食、中二指并拢,用指腹推七节骨。推上七节骨属升补,温阳止泻。推下七节骨泻降,泻热通便。若水样泻,从龟尾像上擦数次,则立刻止泻;若小儿痢疾,应先下推,以去其肠中热毒。
摩腹
【操作】以脐为中心,以脐到剑突2/3的距离为半径,用手掌摩擦腹部,操作5~8分钟。顺时针摩腹消食导滞通便,逆时针摩腹健脾止泻。亦可分推腹阴阳:操作者拇指沿肋弓缘像两侧分推,操作100~300次,效果相当于顺时针摩腹。
揉脐
【操作】操作者可用中指或掌根揉脐,或用食、中、无名指三指或者掌根进行摩擦,操作3~5分钟。
【作用】脐通五脏,是真神往来之门户也。揉/摩脐可益元固本,消积泻浊,健脾温阳。
小儿泄泻期间,不仅要进行推拿按摩处理,注意补水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小儿泄泻很容易出现脱水的情况。小儿止泻推拿一定要攻补兼施,温运并行,共奏平衡阴阳、调节脏腑之功。
铁杆中医邓铁涛:中医科学吗?对西医不要迷信!对中医要坚信! |
2020-02-22 |
春季养生饮食怎么做? |
2020-01-22 |
春节过年怎么保持养生? |
2020-01-22 |
服用中药有哪些禁忌要注意 |
2020-01-22 |
中药治感冒用什么药? |
2020-01-22 |
针灸治流感、季节性感冒有用吗? |
2020-01-21 |
春季如何预防流感小知识 |
2020-01-21 |
中医体质养生(七)血瘀质 |
2020-01-18 |